《浙江工人日报》报道杭州萧山技师学院与云创大数据等协同育人
2022/1/18 13:58:21

  1月13日,《浙江工人日报》第3版:职业教育以《数字经济产教融合的职教样本——杭州萧山技师学院打通数字人才输送最后一公里》为题,对杭州萧山技师学院在数字经济产教融合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成功经验进行了报道。值得一提的是,文章还介绍了南京云创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该校携手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的相关情况。
 
  数字报刊链接:http://epaper.zjgrrb.com/html/2022-01/13/content_2779609.htm?div=-1
 

 
  记者李凡报道 近日,在第三届中国长三角数字经济大会上,我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和杭州萧山技师学院获得“数字经济产教融合贡献奖”,占据长三角获奖名单的“半壁江山”。其中,萧山技师学院更是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职业教育类院校。
 
  何谓“数字经济产教融合”?萧山技师学院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上有何经验、特色?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这所学校。
 
  围绕数字经济进行专业建设
 
  “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席卷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在驱动制造业迈向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对于“数字经济产教融合”的背景,萧山技师学院数字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李四明这样向记者介绍。
 
  早在2017年数字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萧山技师学院就开始以《大数据人才市场需求》为课题进行调研,拉开了学校建设数字经济相关专业的序幕。“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技能人才缺口巨大,尤其是在萧山这样一个以传统制造业为产业核心的区域,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显得尤为迫切。”
 
  2018年,萧山技师学院正式在数字与信息技术学院里设立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信息安全等数字经济专业,成为全国最早一批设立相关专业并进行招生的职业教育类院校。“4年来,专业招生非常火爆,每年招收4个预备技师班,最低录取分数超出萧山区普高录取划定线50分以上。”李四明说,“接下来我们还会开设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未来工厂等专业,继续壮大学校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的挖掘和培养。”
 
  “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李四明表示,这些年学校一直在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为抓手进行专业建设,力求为萧山经济发展贡献专业人才。
 
  围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
 
  不久前,大唐智联智能制造杭州创新中心在萧山启动,萧山技师学院与大唐智联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共建的“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实训基地”和“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创新研究中心”也正式揭牌,为校企双方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师资培养、社会服务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
 
  “当前,发展数字经济急需跨越横亘在院校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需求之间不平衡的鸿沟。”萧山技师学院校长许红平告诉记者,“深化数字经济产教融合,首先就要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在人才培养上引入企业用人导向,破解企业需求和学生就业的两难困境,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从而达成共赢。”
 
  许红平介绍,从2014年开始,萧山技师学院就陆续与中科机器人、新华三集团、德国西门子等20家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并携手南京云创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创办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教育与应用研究院”,围绕数字经济产业链联合百度、科大讯飞等行业企业共同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促进校企“双元”育人,提升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双方共同开发校内实训基地岗位技能实训课程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云计算世界-云计算资料和交流中心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