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主办中央直属党报《经济日报》“智库圆桌”访谈刘鹏等专家
2021/12/7 11:16:34

  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机物融合的相关研究引起世界普遍关注。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快速发展,大大拓展了时间、空间和人们的认知范围,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十四五”规划对我国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突破、智能化转型与应用等多个方面作出了部署。
 
  针对以上背景和议题,经济日报社编委、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院长孙世芳作为主持人,与中国大数据应用联盟人工智能专家委员会主任刘鹏、海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杨天若、中国机器人峰会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张欢喜三位专家进行了深入对谈。
 
  12月4日,《经济日报》在第10版:智库 发表文章《人机物三元融合万物智能互联》,介绍了上述专家的思想碰撞和独到观点。
 
  电子刊物链接:
  ●http://paper.ce.cn/jjrb/html/2021-12/04/node_11.htm
 
  其他相关链接:
  ●https://proapi.jingjiribao.cn/detail.html?id=378916
  ●https://proapi.jingjiribao.cn/readnews.html?id=259870&user_id=43898&source=wechat_friend
  ●https://proapi.jingjiribao.cn/readnews.html?id=259869&user_id=43898&source=wechat_friend
 
  《经济日报》是经济日报社主管的日报报刊,是国务院主办的中央直属党报,是党中央、国务院指导全国经济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
 
  刘鹏教授,清华大学博士,中国大数据应用联盟人工智能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人工智能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201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命题人、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区云计算选拔赛裁判长/专家指导组组长、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云存储组组长、工业和信息化部云计算研究中心专家、2002 PennySort国际计算机排序比赛冠军与全国挑战杯比赛总冠军。
 
  经济日报
 

 
  人机物三元融合 万物智能互联
 
  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机物融合的相关研究引起世界普遍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快速发展,大大拓展了时间、空间和人们认知范围,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十四五”规划对我国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突破、智能化转型与应用等多个方面作出了部署。本期特邀专家深入探讨。
 
  嘉 宾
  中国大数据应用联盟人工智能专家委员会主任  刘 鹏
  海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杨天若
  中国机器人峰会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张欢喜
 
  主持人
  经济日报社编委、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院长  孙世芳
 
  三元融合以人为中心
 
  主持人:作为更深层次的人工智能模式,人机物三元融合将给行业产业的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方式带来怎样的改变?实现目标和技术途径是什么?
 
  刘鹏:人机物三元融合强调的是物理空间、信息空间和社会空间的有机融合,物理空间分别与信息空间、社会空间源源不断地进行信息交互,而信息空间与社会空间则进行着认知属性和计算属性的智能融合。人机物三元融合的核心是人工智能,人机关系是三元协同的关键所在,当两者认知贴合并能协同有效地开展工作时,好比为三元融合添加“马达”,在智慧大脑的引领下推动其有序而良性地向前发展。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应用和高度融合,将进一步推动人类、机器、自然三者高效协作。生产方面,三元融合增强了机器的感知、共情、行为、应变能力,实现了机器与人类的能力互补,从而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生活方面,三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云计算世界-云计算资料和交流中心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